(记者 冯桢 刘红霞) 4月17日至18日,首届中国大同长城论坛在天镇县举行,来自中国长城学会、北京大学、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大同市长城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研讨大同长城的资源优势及开发建设途径。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维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市委主委刘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陈昌辉参加论坛。
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光辉代表中国长城学会对此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
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参加论坛。
此次长城论坛的宗旨是研究保护,梳理特色,明确定位,探讨开发。在论坛上,韩光辉对大同长城的特色给予肯定。他认为,大同市域是中国长城分布的重要地区,有很多长城的遗址和遗迹保存下来,形成了突出的边塞文化。这为今天天镇县发展大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边塞文化资源。应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将这些市域长城文物列入不同等级的保护单位,同时加快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申报步伐。
安大钧在发言中说,发现整理长城要从建筑、精神、延伸文化等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敬畏长城、保护长城,其次要揭示长城的文化与精神实质,最后要做到依法开发利用,使其产生新价值。
在论坛上,本地学者及研究人员共提交论文近20篇,涉及不同时期的长城修建考证、长城附属设施功能研究、长城社会背景分析以及长城资源利用等,其中殷宪撰写的《畿上塞魏考略》史料准确、逻辑严密、论证精辟,对北魏时期大同长城进行细节性的思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次论坛由天镇县委县政府、市旅游局、市文物局和市长城学会联合主办。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参观了天镇境内的新平堡、保平堡、李二口等著名长城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