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树  龙中华) 由省外藏友收藏的一批上世纪30年代的大同老照片昨日面世。大同地方志的专家经品赏之后认定,这些大同老照片有着很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多年从事中日友好与抗日战争文物收藏、征集、研究的王锦华先生专程从北京赶来我市,昨日在本报编辑部展示了他所收藏的大同老照片。记者见到,这些照片为上世纪30年代日本印刷品,其中有大同古城城门的照片,有四牌楼的照片,还有当时从不同角度记录的大同九龙壁、上华严寺大雄宝殿的照片,另外,还有较多当年云冈石窟的照片。记者还在王先生收藏的照片集中看到当年日军侵华时期御河桥被炸毁的照片,也有侵华战争时期,当时涉及天镇及娘子关、雁门关的一些照片。
    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要子瑾在仔细观看了这些照片后说,这些照片对于大同而言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的照片是大同史料中过去未曾发现的,有的照片角度更新,照片所涵内容细节更加丰富。要子瑾介绍说,涉及大同城门洞的照片,是以前未曾见到过的,初步判断是大同古城一瓮城的门洞照片;另一幅从东街(当时名为和阳街)位置拍摄的四牌楼照片,除清晰地反映了四牌楼的景观外,更为吸引人的是街道上车水马龙,摊贩行人众多,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大同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
    据介绍,大同地方志将对部分照片进行发表,以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