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纪梅)对来同务工的地震灾区农民工实行专门帮扶,提供全程免费就业服务,力争使其尽快获得基本符合愿望的就业岗位。同时携带千余岗位到灾区,对灾区农民工开展劳务输出。日前,我市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对地震灾区农民工的就业援助。
    记者29日从市职业介绍管理中心了解到,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市职介管理中心于5月20日迅速成立了“情系灾区就业援助办公室”。中心及火车站分中心、南关分中心、民工之家、8个就业服务工作站及县区职介中心等公共职介机构,均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地震灾区农民工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对地震灾区农民工实行专门帮扶,提供全程免费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其中,火车站分中心、民工之家、两个长途汽车就业服务站,还在第一时间为来同务工或回家救灾的灾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长途寻亲电话、免费食宿、免费代购车票和免费信息咨询等亲情服务。
    眼下,市职介部门除在本市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川籍务工人员外,还将在灾情稳定后,携职业指导师和1000个适合灾区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深入灾区,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时,市职介部门还将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对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人员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