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乔学府) 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开征一年了。一年来,我市征收部门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组织征收,共征收基金19.31亿元,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征收任务。
    按照省政府规定,我省从去年3月1日起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同时停止征收能源基地建设基金,具体工作从4月份正式铺开,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基金征收标准因煤种不同而不同,对于大同而言,以动力煤为主,按照规定,核定年产90万吨以上的煤矿每吨征收14元,核定年产(45—90)万吨的煤矿每吨征收21元,核定年产45万吨以下的煤矿每吨征收28元。由于产能因素,大同地方煤矿绝大多数实行每吨征收28元的标准。
    为了保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应征尽征,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领导组,地税部门将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列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而此项工作推行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主要表现在,个别煤矿存在超能力生产现象,怕暴露产量宁可降低煤价也不愿开具可持续发展基金已缴证明单;一些县区政府、乡镇害怕“基金”征收“挤兑”税收而阻挠工作;煤矿时开时停影响基金征收等。
    鉴于此,地税部门首先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让此项工作深入人心。其次,开展专项检查,不定时地深入用煤大户、储煤大户进行检查,澄清管户底数,查补漏交基金。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和费源分析。通过一系列工作,到去年底,全市共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1.1亿元。今年的征收任务为15.6亿元,截至4月9日,已完成征收8.21亿元。大同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