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作者:曹林
设立“临时办”是中国地方治理中一道独特景观,办一件事就专门设一个临时办,拖欠工资成问题了设立“拖欠办”,馒头成问题了成立“馒头办”,某个节日要来了成立“节庆办”,什么“清欠办”、“整顿办”、“考评办”、“推进办”,大大小小的临时办像补丁一样贴在膨胀的政府机构上。这不,安徽砀山近日又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空饷办”(全称为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清理退休、开除后仍从财政领工资的吃“空饷”者。
贪官入狱后仍在单位领工资,干部子女尚在上学就从财政领钱,领导亲戚人人在政府有工资账户,纳税人对媒体曝光的这些吃空饷者深恶痛绝,在财政不透明的语境中,吃空饷现象可能远比媒体曝光和公众想像的要严重得多——通过设立专门的“空饷办”能挡住一张张伸向公共财政的血盆大口吗?显然不可能。
为什么吃“空饷”会泛滥成灾?不是因为政府监督的缺位,不是因为监管公共财政的人不够多,也不是因为吃“空饷”者欺骗手段有多高明——关键在于公共财政无民主,对财政最有利益痛感的纳税人被排除在监督之外,而让一帮与财政缺乏切身利益感觉的人守着国库,不负责任就会成为制度性选择,财政就自然成为漏斗了。公共财政如果在纳税人的严密监督之下,每一分钱的流向都受到代议机关的审查和监督,作为财政的“出资者”和官员的供养者,纳税人当然不会容忍有人乱花和白拿自己纳的税。因此,吃“空饷”是民主财政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我们的公共财政缺乏应有的纳税人监督,出钱者无权监督,发钱者发的是别人的钱,当然就会非常地不负责任,就会缺乏对财政流失的利益痛感了。所谓崽卖爷田心不痛,不发白不发,还落得做个顺水人情——这正是吃“空饷”泛滥的制度性症结所在。
设立专门的“空饷办”能治得了“空饷”吗?根本不行,只不过在既有的监管者旁边又叠床架屋地增加了另一个无用的监管者,由于吃“空饷”者吃的不是“空饷办”的钱,“空饷办”的人同样难以负起真正的监管责任——对于他们来说,这也许就是一场游戏。而极具反讽意味的是,设立没什么作用的“空饷办”治理“空饷”,花纳税人的钱做无用功,实际上也是一种“吃空饷”。其实公众不仅痛恨“吃空饷”,同样痛恨不满于类似“空饷办”的政府临时机构——某些地方政府动辄设立这个办那个办,不仅增加了政府编制,膨胀了政府机构,混乱了部门责任,更不同程度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且不说“空饷办”不会起作用,即使通过清理“空饷”为公共财政收回来几个钱,恐怕还不够支付“空饷办”工作人员的工资,不够补偿添置办公设备、发放加班福利、下乡查账执法等所抬升的行政成本。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空饷办”治空饷,通过浪费来治理浪费!反正来去折腾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不折腾白不折腾,因为他们毫无利益痛感。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