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作者:唐尼陈
就姿态而言,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经济体之林了。在目前的衰退潮流中,外面的世界很希望中国成为一根栋梁。至少,在大洋彼岸市场中那些已经不堪一击的交易员结束一天身心折磨,远望地平线的时候,东方有微明的光。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20国集团全球金融改革峰会之前,中国公布了总规模4万亿元的政府支出计划。如此体量的经济刺激方案,足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清楚自身保持较快增长对全球的意义,愿意采取果断有力的行动以刺激本国经济。不过,如同以前把国际收支失衡归罪于中国是轻率的那样,现在把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一脚踢给中国也是可笑的。
以上急切的心态,从原油市场对中国因素的过高期望可见一斑。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似乎使改变市场分析人士都以为这笔投入将增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原油需求(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日消费量大约为800万桶),进而对全球原油价格形成支撑。
简化后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积极的财政支出能够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在一个相对高水平,具体说就是8%以上,中国的原油需求可能可以部分抵消掉欧美原油需求下滑的影响,甚至令全球原油需求仍能有所增长。如果保不住中国经济的温度,欧美又一蹶不振,全球原油需求明年可能会持平,甚至萎缩,这将是几十年来的首次。
然而,一方面,中国原油需求增长已经开始放缓。运输燃料的需求降低,特别是物流公司用的柴油;10月份中国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3%,明显低于过去几年将近20%的增长率;航空旅行减少,航空燃料的进口有所降低;铝厂、钢铁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用电量下滑,用电量自2005年以来首次下降。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是一次性付清,其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也需假以时日。那么,在这种不稳定的市态中,市场对中国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原油需求和全球原油需求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判断得丝毫不差?
我注意到,在种种分析中,已经得到充分考虑的有利因素有好几项。首先,即使没有大规模财政支出刺激,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原油需求仍将较快增长。这是IEA(国际能源署)所持的观点。该机构认为中国原油需求明年会增长5.2%(今年为6%)。这个预测是在中国政府决定经济刺激方案之前的研究结果。其次,随着国内汽油价格的上升,中国炼油商终于达到收支平衡并开始盈利,这使它们有能力购入更多的原油。如果中国政府进一步降低国内燃油价格,也可能提高其内部需求。
没有得到充分考虑的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发达经济体纵然面临衰退,日原油消费量尚有4920万桶。而中国去年的日原油消费量不到800万桶。照此比例,中国原油需求得增加接近7%,才勉强能弥补后者每减少1%的消费量。另外,不要忘记库存。不久之前的高油价和奥运会保障要求推高了中国的库存水平。这可能使中国买主在此时此刻有油可用,并不饥渴。
市场比很多人想像当中更冷静。受中国经济刺激方案影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扬了一天。但次日即回吐了前一交易日的涨幅,更行下挫。这提醒所有有意无意估高中国作用的分析人士:市场在遭危机重创后呈现更复杂多变的情势,重振全球经济需放眼长远,需共担责任。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