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国内 >>
2008-11-13 08:49:53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次数:303  文字大小:【】【】【

  作者:银玉芝

  昨日贵报评论版刊发彭联联来信《出租车管理能否推广“温州模式”》,该文作者可能看过些相关报道和资料,但对于温州出租车模式大概没有更深入的体会。我之前在温州一家媒体工作,并常搭乘出租车,对温州出租车的情况有更多体会和了解。我想有必要将我所知道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也为各地出租车制度真正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温州出租车管理制度确实和大部分城市不同,没有采取控制总量、公司经营、司机承包的管理模式,而是出租车司机独立运营。但温州私人出租车制度,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政府相关部门依旧掌控着出租车运营资格。这个模式,本质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减少了公司环节,换成了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参与利益分配。

  我在温州打车时,喜欢和司机攀谈,他们告诉我,温州出租车牌照价格100多万。有了这个牌照当然就发财了,这也不假。可问题就是,这个牌照不易获得,政府寻租空间非常大。一旦获得了这个牌照,出租车老板都是将出租车给外地人开。在温州,出租车司机主要都是来自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因为不是自己的车,出租车服务质量、卫生状况都不好。出租车司机闯红灯、飙车等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非常严重。

  其实,“政府——出租车公司——司机”三级管理体制,和温州的“政府——车主”的两级管理模式,本都没什么不妥,司机本可自由选择采取哪种方式。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参与了利益分配,还不给司机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凡是有了政府部门参与利益分配的事情就难办了,别的不说,全国各城市有多少出租车公司员工啊!这么巨大一个群体能同意吗?不过,出租车司机和广大民众,是一个更大的群体,谁的利益更重要不言而明。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