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作者:王海越
“网友在财政部官方网站看到名为《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调查报告,其作者为曹思源,而这报告随即转到各大论坛,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但现却已经被官网删除。”
这份调查报告的要害之于,它指出了当前政府财政开支中,“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远高于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重”。并针对“公车、公款吃喝”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公车社会化改革,公款使用接受多元化监督的建议。
当然,这份报告触犯了政府官员的利益,说出了他们试图掩盖的东西。但是,一个主张民本的政府,一个提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它的政府官员至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它的财政开支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民众的质疑与监督,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11月6日的《南方周末》刊发了《深圳公民的“公共预算之旅”》一文,公民自发的、主动的介入政府财政之中,对于政府财政的预算、支出、使用情况、实际效果,进行查阅、闻讯、质疑,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刚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所在。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信息公开将有助于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财政调查报告,反映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遮遮掩掩,采用传统的封、堵、删的做法,来使民不知,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民众不怕政府犯错误,怕的政府掩盖错误,不给予应有的公布,堵塞了正常的利益诉求渠道。
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不但要公布出来,更要和民众一起共商解决之道,现代政治主张的是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维护公民自身的公共利益而发言,并且,政府应当保障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信息的公开、透明,并通过法治来保障对于公共事务的监督,不是走形式,而能得到应有的妥善解决。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