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国内 >>
2008-11-11 22:59:19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浏览次数:876  文字大小:【】【】【

  作者:于德清

  近日,北大回应季羡林藏品被盗事件称,季老的藏品并没有丢失。至此,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市场上的所谓季羡林藏品是不是赝品。

  不能不说,报料人所购的“季羡林藏品”真伪问题来得还是太晚了一些。这个问题本应在媒体第一次报道的时候就应该有明确的说法,然而,很不幸,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被忽视了。仅仅因为一系列前提为真的假设,就出来了这样一个新闻,掀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无论如何都是一件相当令人遗憾的事情。当然,现在还不是对季羡林藏品事件说结束的时候,这仍然有赖于对整个事件所有环节审慎而严谨的调查。

  然而,这个事件需要大家反思的是,为什么媒体会想当然地相信张衡,为什么大家相信北大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往上推导,我们也许会发现,在公众的心目中,实际上早就已经存在了对北大乃至中国大学形象的“坏人假设”,即现在的大学已经被看作了藏污纳垢之所,其发生任何丑闻都是可能的。或言之,公众已经把大学以及大学精神的堕落视为常态。公众舆论对季羡林藏品事件上的态度,反映的是当前中国大学正面临深刻的声誉危机。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可以说是北大的难兄难弟。因为杨帆门和学生砍死教授事件,政法大学也面临一场声誉危机。很多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生正在痛心疾首地呼吁社会舆论不要妖魔化政法大学。可惜的是,对学校声誉珍惜的似乎只有政法大学的学子,校方对这两件事都还没有正面的回应,仍然是两件悬案。

  当境外媒体报道以及季羡林藏品事件这样的疑似冤案大行其道的时候,就绝不仅仅是媒体出了问题,而是中国的大学出了问题。这说明,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堕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临界点。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