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作者:周俊生
摘要 暂时休市不是退却,而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我们的实力;暂时休市不是对现行股市交易制度的颠覆,而是对其完善。
刚刚过去的10月份,创下了14年来中国股市最大的单月跌幅,上证指数在这个月下跌的幅度达到了24.6%,中国股市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一个市场。刚刚因政府推出系列救市手段而有所恢复的投资者信心再次遭受严重打击,市场被一片愁云惨雾所笼罩。进入11月后,这种局面仍未有改观。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的持续暴跌,主要是受国际股市暴跌的影响所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升级,全球性经济衰退在短期内已经难以逆转,美国道琼斯指数、欧洲股市主要指数都在近期迭创新低,日本股市指数更是一度跌到了26年前的水平。面对全球股市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国股市已经很难独善其身。从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响应市场呼声,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活跃市场、稳定信心的救市措施,但由于市场积累的问题深重,加上外围市场的压力,这些救市措施已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经历的困难也是市场建立以来未曾遇到过的,这种系统性风险也是普通投资者乃至实力雄厚的机构都无法化解的。任由市场继续暴跌,投资者将进一步遭受财产损失,实体经济也会受到重创。严峻的市场现实要求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当救市措施已经很难见效的时候,明智的办法就是回避风险。那么,在目前市场形势非常恶劣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将股市暂时关闭,等市场条件有了良好转机以后再重新开市呢?
可能有人认为暂时休市是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我们想到,中国股市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一个不断地打破清规戒律、跳出因循守旧圈子的过程,就有足够的理由来提出这样的主张。我们用不着去翻经典著作为自己壮胆,也用不着找国外的现成案例为自己撑腰。目前的中国股市,已经不再具备财富增长效应,其资源配置功能也基本丧失,相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稳定因素。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如果只能坐视而没有积极有效的应对之道,那么,很可能就会丧失机遇,使市场进一步陷入难以收拾的困局。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扩大,目前整个国际股市围绕着地球上各个时区的转移而出现了行情传导。中国股市虽然还未与国际股市完全融通,但与国际股市的联动也越来越紧密,这在刚刚过去的10月表现得尤为充分。这种局面已经使中国股市完全丧失了主动性,在行情走势上受西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深。中国股市虽然规模已经很大,但其肌体还很幼嫩,是经不起这种折腾的。因此,期待中国股市好转,不能再依靠一两条“小打小闹”的救市政策,而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割断外围股市对中国股市的过度影响。或者说,目前西方各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救市,那么我们不妨等他们的这些救市措施见效,市场出现稳定后再重新开市,让其积极效应传导到中国股市,使中国股市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暂时休市,当然是为了回避外围股市暴跌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可以腾出时间来解决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股市在近几年来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国情,超越了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它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不仅增加了投资者市场操作的难度,而且也使政府救市的努力难以见效,救市措施推出以后就像泥牛入海,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特别是在股改基本完成以后凸显出来的“大小非”问题,尽管争议不断,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暂时休市,可以让市场各方在不影响行情演绎的条件下对此进行充分的探讨,磨合出一个切合中国股市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包括“大小非”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利益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本报财经评论员)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