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苑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牵动着众人的心。连日来,全市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情系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县区、乡镇和村庄的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灾区的灾情,处处涌动着关爱的暖流,向灾区捐款献爱心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左云县委、县政府就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号召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向灾区捐款献爱心。各乡镇、村及企业也迅速掀起了捐款热潮。全县的煤矿大镇店湾镇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捐款就达550万元。截至目前,左云县社会各界捐款已达1000万元。南郊区区、乡镇两级400多名机关干部仅5月14日一上午就向灾区捐款10多万元。新旺乡、高山镇、马军营乡、云冈镇、鸦儿崖乡在两天时间里共捐款253万元。阳高县委书记曹世平尽管在浙江台州挂职锻炼,但他心系灾区,专门写了一封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公开信,呼吁全县人民为灾区献爱心。该县县委宣传部88岁的老党员张田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委托家人捐款1000元,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目前,该县已缴纳“特殊党费”18万多元。
全市各县区的民营企业家们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带头捐款,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南郊区的福海集团、兴旺集团、世纪星集团的企业家捐款达33万元。大同市鹏宇恒达精煤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史永强带头捐款5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共捐款225万元。各企业还积极为川籍职工捐款捐物,提供便利条件。南郊区高山镇桃柏沟煤矿为该矿的13名川籍职工发放了2.6万元的探亲费。在左云县打工的四川民工王海发在提前拿到工资和捐款后激动地说:“我一定会把大同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回四川。”
情感传递,爱心涌动。连日来,各县区、乡镇和村庄的一个个捐助点前,人们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捐助。在这些人群中,有农民,有乡村教师,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曾经遭受“大阳”地震的阳高县友宰镇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灾区捐款。78岁的老大娘赵云芝动情地说:“当年咱遭受地震灾害,是全国人民支援了我们。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式帮助四川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灵丘县,小学生王昊和上幼儿园的妹妹王月结伴来到县慈善总会,把兄妹的积攒的500元压岁钱交到了工作人员手里。王昊说:“希望灾区的小朋友们能够早日回到教室读书上学。”新荣区破鲁乡一名教师拿出自己两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她流着泪说:“看着那么多失去亲人的孩子们,实在是心痛。”
一笔笔爱心捐款已送往灾区,而一份份真情仍在我市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中持续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