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大同 >>
2010-06-11 19:20:15  作者: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浏览次数:38  文字大小:【】【】【
  •   所有的资料都特别强调,第十六到二十窟是云冈石窟造像的代表作。与中原大多数寺庙里所常见的佛像丰满圆润所不同的是,北魏时期的造像,一般的特点是清癯秀气、宁静纯朴,脸庞显得有几分棱角,体态虽端凝但仍显清瘦。

  如果你恰好从云冈石窟的背面经过,会认为不过是一片高不过百余米、纵横数里的砂岩。这种地貌在北方十分常见,很容易在眼前一闪而过。

  但到了正面后,人瞬间会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因为就在山的正面,分布着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我初临此地,正是上午九点不到,阳光强烈耀眼地透射在石窟上,顿时觉得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然而稍后平定下来,会发现这些眼神或悲悯、或亲切、或淡然,非但不让人局促,反而让人亲近。

  所有的资料都特别强调,第十六到二十窟是云冈石窟造像的代表作。与中原大多数寺庙里所常见的佛像丰满圆润所不同的是,北魏时期的造像,一般的特点是清癯秀气、宁静纯朴,脸庞显得有几分棱角,体态虽端凝但仍显清瘦。佛的衣服生动飘逸,这就是艺术史上著名的“北魏衣褶”,和另一种“吴带当风”可谓相映成趣。

  云冈的美,还在于雕塑的整体性。在这里,有许多名窟、大窟,确是壮观,但也有些仅能旋踵、甚或低头才能进去的小窟。当初的造像者,要给后世留下的不是一尊尊孤立的偶像,而是一个“佛国”,一个佛的家园。于是,不仅佛来了,佛的世界里的菩萨、罗汉、梵天、护法、飞天及种种神都来了,它们围绕在佛的周围,或飞腾、或舞蹈、或守卫,像重重光幢,又像火焰般辉煌壮丽。虽然看的人脖子发酸,却怎么也不想走出去。

  应县木塔与梁思成

  来到应县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他和林徽因走遍山西踏勘古建筑的经历,在我读来除了学术层面的意义之外,更是一代学者的心路。据说,梁思成先生发现木塔是1933年左右的事,他后来极为生动地写道,“当我们达到离城大约还有5英里的一个地方时,我蓦地看到在我前方山路差不多尽头处,在暗紫色的背景下有一颗闪光的宝石———那是在附近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

  应县木塔,正式的名称应是“佛宫寺释伽塔”,珍贵之处很多。首先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对于一座木建筑来说,在干燥的、多次经历战争的北方边城生存近千年,这本来就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其次是它本身就是建筑史的活标本。

  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木塔现在居然还向游人开放,买票就可以爬上去。沿着光线昏暗、木板有些轻轻摇晃的楼梯,我慢慢地爬上了三层。在整个攀爬的过程中,我异常地小心,担心我的登攀是否会加速它的衰老。我决定以后就算再来应县,也是绝不会再登塔了。

  悬空寺猜想

  我最初想像中的悬空寺,是一座类似于巴比伦空中花园甚或是海市蜃楼里悬在半空中的辉煌殿宇的建筑物。它应该金碧辉煌、高高在上、兰宫桂殿、华瞻雄奇。但实际上的悬空寺,给人截然不同的印象。

  金龙峡是一个背阳的山坳,下午去的时候,阳光已经全部躲起来,风极冷硬,走进峡口的时候,心里会有点害怕。山是石质的,几乎不见草木,颜色也是冷淡晦暗的。就在这片硬生生的岩壁上,半空中小小地贴着一片殿宇,那就是悬空寺。

  在悬空寺里会觉得,这里显然不适合人长期居住,因为除了刚进寺的几间房可以住人外,其它的建筑都类似于“龛”,大体是神像半在石壁中,像前留出香案的位置,之后就是门廊。高个人难以立身,稍胖的人无法旋踵,在其中久留更是无法想像。

  站在仅半米宽的走廊里,人被山风一吹就摇摇晃晃,身边是高不过腰的、细细的木栏杆,怎一个“危”字了得?急急忙忙手脚并用上下看过一遍,就下到了平地。

  我一直在思索,在这样一个偏僻背阳的山坳里,为何非要这样一座如此另类、如此拗峭、如此高难度、又如此让人时时刻刻觉得危险和压抑的建筑呢?那些居住的僧人,又是如何在冰冷的罡风中、在狭小的石室里、在摇摇晃晃的半空中度过了无数个晨昏呢?

  这恐怕才是悬空寺最大的秘密。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