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大同 >>
2010-03-07 07:58:08  作者:  来源:大同新闻网  浏览次数:144  文字大小:【】【】【
  •   阳高发现“高柳县”遗址

   本报讯(记者  薄宏林) 史料上记载的战国时期高柳县故城遗址一直是考古界未解之谜。记者从阳高县文管所获悉,日前,这一遗址在该县境内被发现,还出土了部分文物。
    据有关文献记载,高柳县在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始置县,名高柳,属代郡。秦仍为代郡之地。西汉高柳县属并州刺史部代郡,东汉将代郡由西汉时的桑干迁到高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今河北阳原县)两县。
    阳高文管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柳”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高柳之名,西汉沿用,即今为阳高县地。那么史料上记载的高柳县遗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多年来,一直是困扰考古界的一个谜团。从去年5月份开始,阳高县会同市文物部门考古专家根据史料记载,在离阳高县城1.5公里处的龙泉镇李官屯村附近发现了高柳县遗址。
    经考古发现,高柳县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20米,分布面积62万平方米,属汉代文化遗存。遗址北部残存一段土墙遗迹,长约260米,残高约1至2.3米,基宽约5至8米。遗址南部地表陶片散落较多,未发现文化层与灰坑。同时,考古人员在李官屯村挖掘出土了完整的汉代板瓦、夹砂红陶罐、汉五铢钱等文物。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