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社会 >>
(1)
2010-03-05 09:25:46  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1+1》   浏览次数:22  文字大小:【】【】【
  •   这两天在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到明星代表委员们的身影,他们关注的也大多都是全社会正在和都在关注的问题,而相对于他们的瞩目,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们的身影和声音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2010年3月4日央视《新闻1+1》播出《追明星不如追内容》,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1+1》。

  这两天在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到明星代表委员们的身影,他们关注的也大多都是全社会正在和都在关注的问题,而相对于他们的瞩目,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们的身影和声音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今天一位来自云南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带来了基层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呼声,同时还带来了几件实实在在的物件,成为自己的议案最直接的佐证,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记者: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塑料小桶,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李云龙(全国人大代表):

  这个是6岁的小孩,她没有水喝了,跟大人一起去找水,她有这个意识,觉得没有水喝了,大人找水,她也帮着去找水。

  记者:

  另外李代表还带来了一团看上去像枯草一样的东西,您告诉我们观众朋友这是什么?

  李云龙:

  这是因为旱灾没有长成的豌豆,这个也是我们一户农户夏粮的主要作物。    

  记者:

  这是一捏就可以碎成粉末一样,非常干,完全没有水分。

  解说:

  带着这些特殊物品上人大会是人大代表李云龙,也是云南砚山县的县长,到“两会”召开,那里已经七个月没有下过雨。

  李云龙:

  昨晚我还问我们气象局长,他说今天的天气最低温度16度,最高气温是28度,比我们正常年景是高出6到8度。再一个就是因为缺水,今年的小春生产没有收成了,但大春生产面临着很多困难。

  解说:

  记者来到云南砚山县看到的是这样一片干旱景象,这片原本应该是一个池塘,如今却已经变成了这般模样,除了池塘中心的地带,还有一些湿润之外,地面上全都是这样又干又密的大裂缝。

  记者:

  在池塘的旁边就是村民们赖以为生的稻田,往年这个时候稻田秧苗已经绿油油一片了,而现在我们看这个田里面,除了这些又干又硬的土块以外,土壤的深处都没有一点湿润的痕迹。

  解说:

  面对云南这场60年未遇的旱情,李云龙希望能在“两会”上村民们找到一些应对的办法。在来北京开“两会”的当天,李代表还专门到当地,最早报告旱情的村子维摩乡长岭街村又去了一趟。

  李云龙:

  过几天我就要到北京去开(全国)人大会,也想听下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我带到会上反映的,有什么都可以说。

  江芬(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村村民):

  把坝塘修好,坝塘还是漏水,还是要修好。

  朱丙全(盘龙乡响水龙村村民):

  干成这个样子了,原来这个坝塘的水,淹得比我头顶还高,今年你看一片枯竭了,目前吃水非常非常困难。人吃的,牛吃的,都没有水了。

  李伟勇(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村村民):

  能够修点三面光沟,把水全面引来坝潭里,如果雨量大的年时,把水引来坝潭里,像这干的时候就有用的了。

  解说:

  村民们告诉李云龙到了播种季节了,但是地里却干得种不下庄稼了,打井也打不出水,李云龙在调研中发现,砚山县大多数水利工程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将近80%的坝塘水库已经不符合安全标准。

  李云龙:

  我认为国家应该,提早启动应急预案,在救灾的物资、技术、资金上都要提前启动,那我们农作物的栽种上,就要考虑改种,尽量种一些用水量少的耐旱作物。

  解说:

  遭受干旱折磨的并不仅仅只有云南一个省份,贵州和广西的干旱也同样达到了特大干旱等级,李云龙这次到“两会”履职,不打算只是诉苦和报忧,他还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议案,内容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李云龙:

  我这次一共整理了16个建议,其中有6个建议是关于解决水资源和小水利建设的问题,加大对新建水源工程扶持的力度,对具备条件的地区给予投资建设,把有限的水资源……

  解说:

  在关注房价,关注收入分配等等,海量的议案中,砚山县村民们期待的声音似乎很微弱,但是李代表的坚持让这份直接来自基层的议案被更多地人阅读传播,因为这份议案关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杯干净的水。

  主持人:

  岩松你看,云南怎么解决干旱问题?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区域性和偶发的事件,带到“两会”上,他的这个议案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评论员):

  其实我们现在,刚才他自己说的,可能是建议,究竟他以议案这种方式,是打算以什么样法律来帮助这样的事情给予改善,我觉得还要进一步地去采访。但是其实每年在开“两会”的时候,我都会有一个担心,担心我们的代表和委员太多地在关注热点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像这个话说得有点不对,热点问题不该关注吗?该。但是热点问题往往是已经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地关注,而且从上面来说,已经有了临门一角,马上就要出台决策、对策,包括一些相关的建议,因此我们相当多的代表和委员关注热点问题是没有错的。但是大多具有某种锦上添花的色彩。但是反而让人有的时候,你要知道,非常具有重要性的是,我们很多代表和委员带来今天相对偏冷,但是在明天有可能成为热点的提案或者说是议案,或者说是建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的冷有可能孕育着明天的某种风险,因为今天人还没有警觉,但是他们来自基层,已经警觉到了,如果我们未雨绸缪,尽早去解决,这个风险就会变小。

  举例子,比如说李云龙代表所提到的关于今年云南旱的问题,包括广西、贵州旱的问题,大家好像觉得只是一个局部的吗,不是社会热点,我们各个网站上,今年的“两会”的热点关注问题没有这方面,但是我觉得它非常危险,因为陈锡文先生,曾经就在咱们这个演播室,接受我采访的时候,他跟我忧心忡忡地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小白,我非常担心现在三农问题当中的一个大隐患,就是水利设施,我们严重欠债,在吃十几年前的老底。其实你发现,李云龙所反映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也许今年是云南广西的旱灾,去年是在华北地区的旱灾,明年不知道又转移到哪儿去了,你认为它是冷的吗?我认为它是热的,甚至热的有些烫的危险,所以如果大家能够警觉到这样今天看似偏冷的东西,有可能使明天的隐患减少。

0

顶一下
[1] [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