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大同煤炭集团公司即将建成的矿工新居,摄于2008年12月
目前在大同,住好房、住暖房,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越来越近。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与发展的两难选择中,大同形成了大面积破旧不堪的城市棚户区。作为有名的煤都,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同在为全国输送23亿吨优质廉价煤炭资源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简易简陋的工矿棚户区。城市、工矿两个棚户区总量达732.4万平方米、23万户。这些棚户房屋居住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差,交通不畅,居住环境极为恶劣。
大同市委市政府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把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摆上重要位置,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全力以赴地让更多百姓尽快告别棚户区,圆上新居梦。
位于大同迎宾大桥北侧的御河西岸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宅建设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惠民工程。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363亩,主要用于安置古城保护范围内的拆迁户。从2008年10月开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这一项目已完成投资8.71亿元,建成19栋高层住宅、17栋多层住宅,可安置住户6453户。
西环路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宅建设项目于2008年开工,2009年交付使用,现安置户正在陆续入住。小区内配建了设备齐全的小学校和幼儿园以及社区卫生中心,小区有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总体布局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和日照条件,使建筑布局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居住环境的均好性。小区配套建设供水、供热、供电、燃气等设施,并配套社区活动站、医务所、停车场等……
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同煤集团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两区”治理改造工程,目前已建成500多万平方米,安置住户6万多户,全部建成后,将有近10万户、30多万员工家属住上新楼房。
云波里项目、御河西岸项目、站东西苑项目、西环路项目、南环路项目……在大同,一处处拔地而起的新楼,不是新开发的商品楼,有一大半是为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建的新房。除了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也在南郊区新旺乡、马军营两个乡镇中的多数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村民将摆脱“生火、烧炉子、睡火炕……”的生活模式。
按规划,2010年,大同市将计划拆迁改造棚户房屋90.65万平方米,27999户;新建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235万平方米,29774套。
特写
12月27日,大同市惠民西城小区10号楼,72岁的武守义老人坐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居住面积60多平方米,屋内整洁明亮。
一年前,武守义一家6口还挤在老城区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平房内,夏天拥挤闷热,冬天阴冷潮湿,取暖靠生炉子。出了几家人家挤在一块的小院,是一条被垃圾堆几乎占满的小道,走出100多米,才有一个公用的旱厕。
今年夏天,政府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惠及老城区市民,武守义和邻居们一道告别了住了近30年的平房,搬进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不是政府的好政策,这辈子怎么可能住进楼房?”武守义颇为感慨。
同样,在大同恒安新区挖了大半辈子煤、住了大半辈子石头房的同煤集团挖金湾煤业公司老矿工刘胜利,如今也享受着暖冬的安逸:“这是老来福啊,再也不用劈柴取暖了。”
去年元旦前夕,大同近万户煤矿家庭终于彻底告别了过去“出门顺坡下,裂缝不安全,雨天漏不停,挑水做饭难”的简陋窝棚,住进了宽敞明亮,水电、暖气、液化气齐全的同煤集团两区改造峻工的崭新楼房。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