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环卫工作五项创新见成效
(记者 高雅敏) 今年起,城区环卫处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实行了延时保洁、生活垃圾二次清运、物业小区生活垃圾不出门管理、临街门店上门收集垃圾等五项创新性工作,见到了成效。
生活小区垃圾不出门,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针对在主干道上摆放的垃圾箱影响市容的实际,城区环卫处与物业小区签订《垃圾清运合同》136份,将主干道上的126个影响市容市貌的垃圾箱全部取消,移到小区。此举加快了拉运速度,减少了二次污染,改变了近50年被动落后的垃圾清运方式。
定时定点收集门店垃圾,改善市容市貌。市区内18条主要道路的沿街门店大约有2600多家,保洁难度相当大。该处推行定时定点收集,与2012家门店签订了定时倾倒生活垃圾的协议,10部电瓶车、4部小型收集车每天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在对商家进行回访发放的400份调查表中,97%以上的市民对这种收集方式十分满意。
延时保洁作业,路面更干净。该处合理配置人员,全方位推行双班作业、延时保洁工作模式,夏天延时保洁至晚上10时,冬天至晚上9时。延时保洁机制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以前晚上无人保洁、环境脏乱差局面,路面与以前相比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二次清运作业,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他们将垃圾点重新布局、垃圾量合理分流,科学归类、重点监管,每天下午安排人员车辆,往复循环,进行二次拉运,杜绝了垃圾箱满溢现象。
小街小巷垃圾容器化收集,改变小街巷脏乱差局面。目前,市区四大主要街道、十大文物景点周围共摆放垃圾筒345个,取消垃圾明点86个,已全部实现了垃圾收集容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