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本报贵阳12月13日电 (汪志球、田维进)在编不在岗,每月领“粮饷”,针对干部职工在编离岗“吃空饷”的情况,贵州思南县自去年4月以来开展大清查活动,截至目前,全县清查各类离岗干部职工239人,行政开除106人,政纪处分37人。
2008年下半年,思南县委、县纪委陆续接到举报,反映该县部分乡镇和单位存在干部职工“吃空饷”问题,举报说,一些单位干部职工常年离岗在外,时间最长的竟然有10年,离岗人数多的达10人,其中,有的带薪离岗,有的离岗后工资被工作单位挪用,造成一些单位编制被“吃空饷”的干部职工挤占,政府也白白支付巨额工资。
思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举报,专门成立离岗干部职工清查领导小组。2008年10月,该县纪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编委办、监察局等6家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根据相关法律和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各种原因离岗的干部职工进行全面清查,尤其是严查在编不在岗的干部职工。
该县采取各单位自查上报、县纪委重点抽查等方式,共查出各类离岗干部239人,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就要多负担400多万元。经过深入研究,思南县决定,对及时回原单位上班的干部职工给予从轻处理,按照离岗时间长短给予不同的纪律处分,共处分37人,对106名自动离岗未归的干部职工,决定给予行政开除,县财政每年可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