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大同网通行证 |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
利用拿奖赚名气、专业人士操刀教师成摆设……部分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一味追逐成绩的功利做法,引发众多艺术教育界人士的痛批。昨天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青少年艺术教育与实践论坛上,市教委体美处负责人表示,今年起不再举办市级艺术比赛,将其改为艺术展演活动或艺术周,避免不同区县之间为追逐奖项而盲目竞争。
■现象
艺术比赛
老师学生竟能“借”
“由于越来越多经济利益的掺入,一些青少年艺术比赛办得越来越滥。”据参加论坛的专家透露,一些学校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为了获取名声,让中小学生四处参赛。有的学校为提高艺术团水平,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排练学生,结果本应承担艺术教育职责的老师却成了“摆设”。
除了“借”老师,在艺术比赛中还能“借”学生。部分中学负责人介绍,一些乐团为获奖,甚至采取一些“放不到台面的手段”,其中一些学校比赛甚至借外校学生,还有互相抄袭作品。个别学校还发生私下里做评委“工作”的情况。
■调查
升学压力
导致功利化升温
“其实艺术教育功利化是个社会问题。”专家分析,艺术特长生在小升初、中考、高考都能得到实际的优惠。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学生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降分录取。有些学校的乐团要出成绩,急于获奖,结果采取造假等伪教育的手段。
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吴灵芬无奈地告诉记者,最近青少年艺术比赛“不是一般的多”,有些青少年不惜代价参加商业比赛,而对一些水平很高的艺术研讨会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比赛,没有奖。”另外,导致功利色彩浓厚的原因之一,是有些机构借助比赛在圈钱。据介绍,有家合唱基金会在国外屡次被罚款,但在国内多次举办青少年比赛,收入颇丰。
■对策
艺术展演
将取代艺术比赛
“建议青少年艺术教育少搞一些比赛,多搞一些展演活动。”北京35中朱建民校长表示,如作为国内最高艺术表演殿堂——国家大剧院,应建立艺术准入制,引导中小学艺术团把前来大剧院展演作为艺术追逐的目标。
昨天市教委体美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功利化的青少年艺术比赛主要属于社会赛事。“市教委一直力求淡化各类艺术赛事的功利。”今年开始,各区县教育系统可举行艺术比赛,但市级比赛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将是艺术展演或艺术周活动。此举将取消不同区县之间的横向评比,而为各区县创造展现自身优秀水平、互相促进的平台。
“我非常赞成这一做法。”吴灵芬表示,这样将为真正喜爱艺术并学有特长的学生创设一个互相学习的园地。不过有关部门还得积极引导青少年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防社会上商业比赛“乘虚而入”。
晨报记者 罗德宏
新闻内存
千名青少年炫技国家大剧院
晨报讯(记者 罗德宏)本周,市教委、国家大剧院联合推出“2009年国家大剧院北京青少年艺术周”活动。逾千名参演者分别来自首都各大中小学校的艺术团队,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艺术团也应邀参加演出,参演艺术门类涉及群舞、独舞、合唱、民族管弦乐、交响乐等形式。
据悉,本次艺术周6000余张演出票全部免费发放。在前天的开幕式暨舞蹈专场中,除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观众外,大剧院还迎来了来自东城特教的聋哑儿童以及来自海淀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今后几天,艺术周组委会还将邀请林业大学、联合大学的贫困大学生,海淀区打工子弟学校和崇文区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海淀区盲校的孩子们欣赏演出。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