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大同首页 >> 民风民俗 >>
2009-11-19 18:20:54  作者:  来源:爱我大同吧  浏览次数:199  文字大小:【】【】【
  •   网上有很多朋友贴出大同话的一些常用字词句 很是详细 我这里就不举例了~主要是从整体上做一个整理和简介 都是从网上搜集过来的零散然后加以整理~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
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
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大同方言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只有前四声,没有入声。大同方言的入声带了一个喉塞韵尾,所以
发音都很短促。大同方言虽然保留着入声,但是古代读入声的字有一部分在大同方言里已经不读入声了。例如:粥拉杂盒敌白眨给
肉目。
  大同方言根据有无zh、ch、sh这三个声母而分为两类。一类大都有zh、ch、sh声母,称为老大同话,主要分布在城区内、东部
地区。一类大都没有zh、ch、sh声母,称为新大同话。如柴氏兄弟表演大同数来宝,说的便是新大同话。
在语音方面,大同方言和普通话韵母差别较大。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有20个韵母大同方言没有。主要包括16个
鼻韵母和ai、ei、uai、uei。---以上转至少英永杰

二、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音节当中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的高低.中古时有平、上、去入四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
  今天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舒化并归入其它几类声调中.而汉语方言中,入声却不同程度地得到保留.属山西晋语的大同方言存在
中古入声.大同话的入声自成一个调类,独立而稳定地存在于大同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大同话入声韵尾已合并,收喉塞音韵尾.
入声只有一个,不分阴阳.入声韵母系统也大为简化,只剩下两组八个入声韵.中古的入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绝大多数保留着
入声读法,也有些已经完全舒化,归入其它四调.还有部分字为入舒两读,呈现出入声向舒化发展的过渡性状态.尽管如此,
总体上看,大同方言的入声仍以一种较为稳定的姿态存在着.同时,有一部分中古的舒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也读成了入声,
即所谓"舒声促变".这种促变现象虽表现于语音方面,却不有区分语法功能和意义的作用.这种现象可能与音节的急读和轻读有关,
也可能是部分上古入声的遗留.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舒化是大同方言入声发展的趋势.
  大同方言的入声已经开始出现了舒化的现象.
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它必将继续舒化下去直致完全消失,大同话的声调系统将呈现舒声声调的格局.当然,这种变化
是逐渐的漫、长的,入声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三、大同方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词的结构方面
  大同方言有不少带词头“圪、忽”的词,带词尾“达”的词,也有不少合音词、分音词。带儿化音的词比较多。
同方言中有许多四字格,大部分用来表达贬义,
这与四字格的结构形式有关。这些结构既有附加式,又有复合式。 
贬义性是大同方言四字格主要的语用特色。 

2、在语法方面
大同方言多数时候不用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吗”,凭语调来表示问句。并且还有一些特殊的副词、介词。

3、儿话音
  儿化是大同方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比较大同话和普通话,使我们认识到大同话儿化的特点是基本韵母儿化后
趋于相同,儿化韵母比普通话少,儿化词比普通话多,儿化在方言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的塞外高原,大同方言是晋语大同片的代表,儿化是大同方言的一种突出语言现象,是造成大同方言地方特色
浓厚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普通话儿化比较,大同话的儿化现象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别具特色:主要就是
大同方言儿化的语音特点大同方言有37个基本韵母,除卷舌韵母。r之外,36个韵母均可以儿化。基本韵母被儿化后,
把有些原来不同的韵母变得相同了,形成了14个儿化韵。其中舒声韵、人声韵音变情况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

“人类语言结构之所以会有种种差异,是因为各个民族的精神特性本身有所不同。”
“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最隐蔽的秘密(民族智能特性) 需要到每一种语言中结构中去发现。”

依据此话 可以看出:总的来说 相对于南方的言语,大同的方言比较直率,且大同方言的口音也很直白,很少有南方语言的那种 
温柔缠绵的感觉,甚至很少有需要舌头卷曲起来发的词语 语言与风俗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也许,大同方言的这些特点就是
由大同淳朴爽快的民风造就的吧
 
  以上就这么多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在网上看到有一本《大同方言志》 介绍的很详细 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
看看


附一则大同话的日常对话 这是很平常的 惯用的  对话: 

军军和二虎是朋友,好长时间没见,有一天偶遇,他们用大同话进行以下的对话,听懂了吗? 

军军:抓恰?二虎。 
二虎:我大达病了,到前头这儿买点“月”。 
军军:他儿咋了? 
二虎:夜你圪揪的院儿里下棋,感冒了! 
军军:这两天天气闪深塌浅的喀的注意捏! 
二虎:不咋,他儿身体结实,床上圪息两天就没事儿啦! 
军军:你们单位现在咋底? 
二虎:寡气,厂长求咪杏眼的,我们连资也开不了,你们捏? 
军军:早塌了,现在在我挑担厂里跑采购. 
二虎:咋底呀? 
军军:也寡求气,就我一个儿瞎独跳,没人! 
二虎:都不好过。就走个,我得赶紧买“月”去,你有时间过去哇! 
军军:噢!

此对话则转自大同我爱我车论坛.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