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门前五包” 改善城市环境
    本报讯  (记者  高雅敏)  城市管理的好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市从5月1日起,在建成区范围内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目前我市“门前五包”工作正在全面推进,“门前五包”已成为城市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城市管理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直以来难以摆脱“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我市实行以临街的责任单位包净化、包绿化、包亮化、包美化、包秩序为内容的“门前五包”责任制,就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走出这一怪圈。通过全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对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破坏城市绿化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教育、整顿、处罚,力求使城市环境明显改观。
    我市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后,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依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落实责任。城区召开了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动员大会,制定了“门前五包”责任制实施方案,确定了推行“门前五包”的16条示范路街,制定了“门前五包”考核办法和抵押金实施细则。为加大宣传力度,城区还印制并向街道办事处及临街责任单位和商铺发放“门前五包”宣传资料35700份。到目前城区政府已经与14个街道办事处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状。各街道办事处已基本完成对各辖区示范路街的责任单位摸底,共有“门前五包”责任单位2600多家。开发区已与责任单位全部签完“门前五包”责任状,南郊区五一街、矿区新胜街的临街单位和商铺也已签订了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