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通行证 繁体中文】【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平城资讯 | 魅力大同 | 历史文化 | 优惠打折 | 大同风光 | 个人空间 | 家居 | 房产 | 九龙壁·大杂谈 | 教育 | 大同问问
信息 | 租房买房 | 吃遍大同 | 商家黄页 | 大同旅游 | 图说大同 | 股票证券 | 聚会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特产 | 专题 | 平城社区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大同 >>
2010-05-31 07:29:37  作者:  来源:大同新闻网  浏览次数:74  文字大小:【】【】【

    本报讯 (记者  刘双英  白雪松)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热源的稳定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而又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昨日,我市特邀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部分专家来同,就如何利用新技术解决长远发展带来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不足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论证。
    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副市长郝月生等参加会议并讲话。
    热源充足稳定是保证冬季供热的一个重要条件。从1999年我市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零”的突破后,发展力度逐年加大,到去年底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到2840万平方米。但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供热面积逐年增加,对热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让老百姓年年温暖过冬,我市从长远考虑,特从北京邀请供热方面的专家,对利用新技术挖掘热源潜力、提高热效能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昨日上午,专家们实地考察了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一期、二期供热机组运行情况,下午就提出的3个解决热源方案进行了论证。
    耿彦波在听取了专家们对3个方案的详细说明和论证后指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我市的供热方向,去年新增了供热面积84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主城区新增800万平方米、同煤地区新增1000万平方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决热源建设滞后和供热能力不足带来的供热需求矛盾,以保证热源的平衡和稳定。供热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一定要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科学成果挖潜。要科学论证,充分利用回收电厂余热等新技术,提高出水温度,放大供热效应,使目前的供热效能翻番。要通过专家们反复科学论证,使我市的热源规划和热网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以保证热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全市老百姓温暖过冬。

0

顶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