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薄宏林) 高考结束了,考生又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估分。分数如何才能估得比较准呢?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大同大学招办有关人士。
近些年,我省采取先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形式。一般来讲,影响考生是否录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高考成绩、所报院校招生计划、所报学校报考人数、所报学校的提档线和录取线。对考生来讲,后两个因素都是未知的。估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志愿填报的成败,因此正确估分显得非常重要。
估分的基本条件是,考生对考试时的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记忆。如果考试后就糊里糊涂,哪儿对哪儿错都想不起来,估分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要吃透《参考答案》,估分时做到宽严适度: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如果把握得不准,则掌握得严一些。与此同时,估分时还需要考虑几种情况:题不仅要答对,还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因为少一个步骤或少一个论点都会被扣分;题的最后结果错了,也可能会得分,因为其中的某些步骤可能是对的;考生要检查自己是否使用了一些未经推导的公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估分原则是: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估计出自己得分的区间值,上下有几分的浮动值才算正常。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一般,高考却考得很好,然而估分却不高,原因是他怕估高了,会被别人笑话。有的考生正好相反,他们平时学习好,高考却考得不好,但碍于“面子”,便将分数往上估。